首页

优美踩踏网站

时间:2025-05-25 02:07:49 作者:昂扬精神面貌 凝聚精神力量(今日谈) 浏览量:21003

  中新网玉林3月7日电 题:广西玉林铁路工人寒夜换轨护航运行安全

  作者 谭育俊

  进入3月的广西玉林春雨霏霏。凌晨3时,毛毛细雨伴随冷飕飕的寒风带来阵阵寒意,国铁南宁局玉林工务段组织玉林一场维修工区、钢轨焊修一工区共30多名职工,集结在黎湛铁路线下行140公里加120米处的线路旁,等待换轨施工命令下达。他们当夜要在180分钟天窗点内,完成一根25米长的伤损轨更换下道任务。

  按照换轨施工方案,现场作业人员分为吊轨组、扣件组、焊轨组、拨轨组、质量控制组等5个小组,大家忙而有序地做着各种工机具和材料检查、测试、清点工作。

玉林工务段职工在玉林一场进行钢轨接头焊接前装模作业。谭育俊 摄

  “全体注意:封锁命令已下达,天窗时间为4时30分至7时30分,各组按照施工计划开始作业!”玉林线路车间副主任李旺一声令下,一场更换伤轨的施工作业在黑夜中全面展开。

  “雨天路滑,大家注意踩稳抓牢!”玉林一场维修工区工长黄孝胜大声提醒道。

  只见6名职工分别从南北两端立起吊轨小车,将固定锁销牢牢扣在对向固定轨后,随车人员同时摇动把手,随着钢丝绳缓缓收紧,吊轨钳稳稳“抓起”待换新轨。

  在涂油机手精准操作下,固定扣件的螺母松脱,紧随其后的人员取弹条、撤垫板、拾螺母,将松卸下来的扣件整齐有序放置在枕木头上。

  锯轨手郭桂鑫弓步向前,摆好架势,手握锯轨机缓缓下压,高速旋转的砂轮片在火花飞舞中渐渐切入伤轨,“啪”一声钢轨被分成两段。

  “大家拿稳撬棍,其他人不要站在轨前,要一起用力!”黄孝胜向大伙嘱咐安全注意事项。

  拨轨组12名职工手执撬棍,排成一列、扎稳马步,目光齐刷刷地望向黄工长,等待着发力号令。

  “一二、一二……”拨轨组将一根根撬棍牢牢插入轨底支点处,钢轨一点一点移动。

  “再来一点。”黄孝胜站在前方,边打手势,边用对讲机指挥。随着撬棍慢慢转动,钢轨缓缓“起身”,翻轨头、卡轨底,大家配合得恰到好处。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号子声,旧轨出槽、新轨落槽,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施工还在继续。

  玉林钢轨焊修一工区青年工长陈美民熟练地将砂模装在预留的接口上,用铝热焊砂紧密填充,随后在两段钢轨的接缝处安装上一个“砂锅”,对焊剂进行高温熔化。只见陈美民将焊枪封入砂模内,扭动着焊枪阀门,伴随着“嘭嘭嘭”的声响,迸发出一团团火焰,焊剂“滋滋滋”地在坩埚里冒着刺眼火光,喷出火焰炙烤燃烧着,焊药正在加速预热。

  焊轨组压轴出场,支模、架炉、加料、点火、拆模、整形,动作一气呵成,钢花四溅之间焊接处钢轨已经完全融为一体。

玉林工务段职工在线路上进行钢轨焊换切割钢轨作业。谭育俊 摄

  “反应时间8分钟,冷却温度为280℃,可以进行推瘤、打磨、锥边作业。”负责钢轨焊头整形的青年职工黄焕权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双手紧握打磨机,眼睛盯着轨面,生怕细微晃动影响钢轨廓形打磨质量。

  “回检一定要仔细,尤其是轨距、扣件和拉杆,不到位的要及时调整。”李旺一边叮嘱回检人员,一边组织职工调整轨距、复紧扣件。

  从卸扣件、切钢轨、拨旧轨,到新轨入槽,焊联、打磨、检测,180分钟的“天窗”非常紧张,每个人都在线路上“抢”时间、“攻”任务。7时30分,换轨任务按时完成,安全正点开通了线路。(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百万庄小课堂】今天你emo了吗?职场青年如何心理自救

同时,学前教育法对残疾儿童、流动儿童的入园保障问题予以特别关注,明确残疾儿童入园争议解决机制,推动适龄儿童在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的地区方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财政部:目前我国关税总水平为7.3%,低于9.8%的入世承诺

今年3月,特斯拉基于端到端的FSD V12逐步开始向北美用户大规模推送。“特斯拉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内已经在美国进行了FSD的大量测试,从反馈效果来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已经接近于落地的节点了。”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时特斯拉将其FSD带入中国,将加速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提升。

2024年重庆市攀岩冠军赛举行 推动攀岩运动普及发展

叶迅生指出,必须加快适应澳门特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深合区的发展定位和要求,检察院将和行政立法部门加强联系,依法完善和推进澳门法律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包括推进澳门与内地刑事司法协助安排的法律进程,为特区社会发展发挥检察职能应有的推动能力。

“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第13次年检启动

SK-II品牌代言人莫文蔚、品牌大使林允及媒体好友、KOL博主以及VIP消费者,亲身莅临SK-II精心打造的“PITERA™与时为友”活动现场,沉浸式开启五感体验活动,感悟时间与肌肤的共生之美。

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蓝天白云下的鼓楼、安静横跨在河面上的万宁桥、恢弘壮丽的故宫、古朴典雅的永定门……“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在2024北京文化论坛会议厅外吸引中外嘉宾驻足。来自马来西亚的建筑师张建文等嘉宾边走边聊:“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